|
|
来 源:科技日报 作 者:佚名 日 期:2015-3-13 10:00:46
|
“大家都在提智慧城市这个概念,但认识并不够,认知也不太一样。”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委员提出,如果盲目跟风建设智慧城市,找不准定位,不对基础架构设计和平台搭建进行整体布局,会造成效率低下,浪费资源。
“什么是智慧交通?是单一的智能红绿灯、智能道路流量监测和智能虚拟影像?”郭为说,智能不等于智慧,智慧交通是一个系统,是依托信息化数据平台运行的综合交通体系。智慧城市应该是“一中心,三平台”——一个信息资源中心,汇聚、计算、分析城市各领域、各层面的数据,提炼价值信息;面向市民的融合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的融合服务平台和城市运行监测管理平台,使城市数字化运转起来。
郭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投入成本高,跨多个利益相关方,而且收益会更多地体现在长期社会效益而不是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必须找到健康长效的商业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可以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需求。
“比如以前修高速公路用了民间资本,就给其20年特许经营权作为补偿。”郭为用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解释了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政府可以借民间资本进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再给它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城市要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建设适合本地的特色应用。”郭为说,例如京津冀都市圈需要促进区域统筹规划、信息互联互通、产业资源整合、环境协同治理、交通效率提升等;广泛分布的中型城市则需要解决城市吸引力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动力、老城改造和城镇化并行等问题。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
凡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稿
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