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这本身也是对人的关爱。因为住房、就业解决不好,来京寻求发展的一些人在城市就像住在孤岛上一样,身份也很尴尬,情感漂泊”。这是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上周五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说的。
据了解,根据2004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首都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然而,早在2009年底,1800万的人口红线就已突破。
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说,“以往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往往偏重于拓展城市宏伟蓝图,是一种扩张式的,主要以用地增量为手段来保障城市发展规划。而这次新版总体规划的修改,是以人口规模控制要求,以及水资源、生态条件等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条件,来倒逼城市功能调整,再进行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记者了解到,与2004年版本相比,此次北京总体规划修改的关键词是“控制”。未来5年,北京将壮士断腕、瘦身健体,任何超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事情都不能干,这样才会“有舍有得”。黄艳表示。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也指出,北京像一块磁铁,吸附大量铁钉、铁棒、铁盒子进来,如果功能不能疏解,即便拔下一根铁钉插到河北,又会吸附新的钉子进来。硬拔不行,必须适度降低磁性。
今后,这种降磁标准更严厉,根据本次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将以人口布局倒推发展布局,这就意味着,鉴于目前人口指标已突破,未来北京在土地利用、市场建设等方面需要瘦身转型。如有着30多年历史,创造了大量经济效益、解决了数万劳动力就业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近日正式启动搬迁。 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孙硕介绍,目前北京正在探索加快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一些产业的瘦身,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限目录。2015年,北京将就地淘汰低端、低效、高能耗产业,关停300家制造、锻造、小家具等领域的污染企业,让“宜居之都”回到北京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