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替我们这些老年人考虑得很周到。”1月23日,市中区通江社区65岁的杨太安大爷在领到12349定制手机时,由衷地感叹。当天,通江社区共有77名老人免费领取到了12349平台定制的老人手机。
1月15日,我市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中心城区的7个街道和周边8个乡镇的试点工作同时启动。这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建成,标志着乐山开启居家养老新模式。入网老人通过拨打“12349”,在家就能享受温馨便民的服务。
12349牵动老人“生命线”
在12349老人手机发放现场,工作人员向在场领到手机的老人详细示范如何使用,以感受12349平台带来的便利。现场工作人员周梦雅介绍,凡经申请入网老人的详细资料都将录入系统,入网老人拨打12349热线后,相关信息就会出现在呼叫中心的电脑屏幕上,接线员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老人的需求通知爱心服务商开展服务。
一旦老人发生意外,只要按动定制手机上的“sos”键,手机将会自动发出警报声,同时向服务中心发送指令,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手机gps定位技术查找到老人位置,并根据登记的信息知晓老人的血型、病史、过敏史以及其子女的联系方式,同时,迅速通知120和家属,使老人在最快时间得到有效帮助。
“儿女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守着,像我这种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人,突然不舒服了,马上就可以打电话寻求帮助。关键时刻真是可以救命的!”家住市中区苏稽镇勤业村66岁的老人徐桂珍是最早一批申请入网的,服务中心开展的买药、挂号、紧急救助等医疗服务对她来说很有吸引力。
一个电话、一张卡居家养老好方便
日前,市中区苏稽镇双红村69岁的易玉英通过拨通“12349”服务热线,正式开启居家养老的新生活。易玉英的第一个“服务单”是请家政公司给自己家做清洁。“快过年了,想把家里打扫打扫,可是年纪大了,爬上爬下不安全。服务中心给我推荐了几家,我挑了一家合适的,人家第二天就来上门服务了。”她对这次服务十分满意。
据服务中心负责人周成友介绍,除了打电话享受服务,服务中心还向入网的每一位老人发放“入网会员卡”,通过在爱心服务商的实体机构出示该卡,将享受爱心服务商提供的5%—10%优惠服务。目前,该平台汇聚了公立医院、药店、超市、家居服务商等1072家服务商,为老人提供助医、助急、助洁、助餐、助浴、助乐、助居等七大类55个服务项目,基本建立起覆盖市中区主城区范围的居家生活服务、医疗服务、法律咨询、健康咨询等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此外,平台还会定期推送短信给老人或其家属,诸如天气变了提醒老人增减衣物、哪里有文化活动推荐老人前往观看、养老金调整了及时告知等等。
智慧养老开启乐山模式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和特殊老年群体(空巢、困难、失能)的刚性要求,是乐山市老龄事业面临的现实和难题。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2014年列入省、市政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之中。养老服务业作为5大新型先导产业在《乐山市2014年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中作为市政府的重大工作事项。
去年6月,《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出台,一个关系万千老人福祉的养老服务业新模式呼之欲出。新开通的乐山市12349养老信息平台是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和市中区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监督、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人员招聘培训、机器设备购入调试、手机终端配置、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均由投资商全额投资组建完成,乐山开启了社会力量涉足养老业的先河。
“市中区试点成功后,我们将把这个全新的模式覆盖到全市。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全市入网老人2到3万人的目标。”周成友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