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快速注册]  [帮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防城港:智慧城市建设扬帆起航

来 源:防城港日报 作 者:防城港日报  日 期:2014-12-26 7:50:32

 出门之前,按一下手机,就可以知道道路是否拥挤;若要就医,打开家中的健康监测机,医生就能随时掌握病人的血压、心率等情况,并完成挂号……如今,这样的智能生活场景,在“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浙江省宁波市已渐成现实。作为后来者的防城港,也正紧锣密鼓地向“智慧城市”大步迈进。

 智慧城市,从概念走向现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智慧防城港”,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特区、魅力新城”,以创新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抢占城市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2013年5月,市政府出台《防城港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3-2012)》,明确指出以“基础支撑、应用带动、产业突破”为主线,加快智慧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智慧建设与宜居等方面的重点应用,培育智慧产业。

 市住建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智慧防城港建设,在总体架构上可概括为“一模型、一标准、一中心、一库、一平台、三应用”,即建设完成防城港市智慧城市信息化模型;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建设一个全市互联互通的数据中心,全市各行业并行关联的数据库,全市共享共用的多维度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建立不少于三个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专项应用。通过上述智慧城市基础支撑框架的创建,三到五年内,初步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应用将成为可能。

 伴随着2013年年底开始组建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的基础软件、硬件逐步完善,最近试投运行,“智慧防城港”才算正式落地,并迈步向前。“如果说智慧城市建设全程是十步,我们现在只走了两三步。”市住建委负责人说,下一步将通过信息中心构建云生态共享平台,对全市各部门现有硬件设施和数据资源进行整合。

 智慧城市,智“惠”民生

 智慧城市建设,不只是大概念和大建设。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归根到底是各个城市部件的智能化,而服务民生则是智慧城市的最终落脚点。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以城市规划、管理、交通、卫生、教育等重大民生领域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让城市更聪明,市民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脱胎于“智慧地球”战略,是指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智慧环境,进而形成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每个城市各有特色,我们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市住建委负责人如是说。

 既然“智慧城市”并无定式可循,那么创建工作从何入手?市领导明确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应以改善市民生活,服务民生、方便群众为优先目标,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服务水平,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为此,在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伊始,有关部门就对市民最为关注的交通、卫生、市政、城管、规划等方面进行分类梳理,推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规划”等应用项目的建设与运作。

 智慧城市,智“造”宜居

 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防城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社会医疗保障、城市治安维稳等城市管理工作压力日渐增大。这威胁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无不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智慧防城港”的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管理与服务、城市产业与经济等各个领域当中,实现城市建设的生态宜居、城镇居民的安居乐业。

 此外,“智慧”为变革城市管理模式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实现提升城市管理的监测、分析、预警、决策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和重大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满足市民对城市生活和环境的新需求。

标签(Tag): 智慧城市 防城港  编辑:admin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稿 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雄安新区
·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
·北京市支持装配式建筑、绿
·住建部2019年继续推动
·2017年国家试点名单
·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研讨交
·“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
·首批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集
·全球智慧城市论坛筹备会在
Copyright (C) 2013-2014 www.ibs9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智慧建造网  电话:010-83215720 京ICP备14001603号-2 网站维护:软淘网